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水调歌头》_《水调歌头》全诗

zmhk 2024-05-07 人已围观

简介《水调歌头》_《水调歌头》全诗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水调歌头》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1.��ˮ����ͷ��2.《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解

《水调歌头》_《水调歌头》全诗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水调歌头》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ˮ����ͷ��

2.《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解析

3.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

4.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

5.《水调歌头》全文是什么意思?

6.《水调歌头》的赏析与原文

《水调歌头》_《水调歌头》全诗

��ˮ����ͷ��

       水调歌头①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 长圆。”

       ⑥婵娟:美丽的月光。

       简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解析

       《水调歌头》

       苏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解析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源起与背景

       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对明月的追问以及借酒消愁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描绘了明月和酒这两个意象,通过把酒问青天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明月的意象

       明月是《水调歌头》中主要的意象之一,它象征着美好、纯洁和永恒。诗人通过提问明月的存在和出现时间,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岁月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明月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它也常被视为爱情和幸福的象征,因此在《水调歌头》中,明月的出现增添了一种浪漫和温馨的氛围。

       把酒的象征与情感表达

       把酒是《水调歌头》中另一个重要的象征,它代表着放松、解脱和宴饮。诗人用把酒的方式来消愁忘忧,表达了对于人生困境的应对和对自由的向往。

       问青天的哲思与探索

       问青天意味着对命运和宇宙的质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于命运安排的困惑。通过向青天发问,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启示,并找到人生的答案。

       总结

       水调歌头以明月和把酒作为主要意象,通过追问明月和借酒消愁的情景来表达对于人生短暂、岁月流转和命运安排的思考。这首词通过诗人的感慨和思索,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自由的深入思考。

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注释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水调歌头》全文是什么意思?

       1、全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释义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降,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扩展资料:

       苏轼的词既婉约隽秀又豪放恢宏,以豪放词居多。《水调歌头》就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他继承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先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读者带人了一个月朗风清、美丽阔大的意境,使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心门随之打开。

       据说宋神宗在读到“琼楼玉宇”两句时,曾叹曰:“苏轼终是爱君”,遂量移汝州。从这里就可以领略到他借“问天”,其实是关心朝政,寄托政治情怀,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最后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送给望月的人们,它已历经百年,成为华夏儿女永久不衰的祝愿。

       明月千里寄相思,是明月将分居两地的人相连,是明月将思念的心相牵,对明月的共同的爱使分离的人们心神互通,共享这一轮圆月,共享大自然的馈赠。词的主题的意境美就在于审美主体通过明月这个审美共同体,获得了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这是一个情感内化、审美提升的过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的赏析与原文

       《水调歌头》全文的意思是: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n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1.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注:《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指月宫。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另注: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婵娟,指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 我欲乘风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今天关于“《水调歌头》”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