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非此即彼小说_非此即彼小说免费阅读

zmhk 2024-09-08 人已围观

简介非此即彼小说_非此即彼小说免费阅读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非此即彼小说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少年维特的烦恼》:单就爱情而言,如何看待维特以悲剧收尾的爱情?2.撕碎你脑海中的假明朝 | 被彻

非此即彼小说_非此即彼小说免费阅读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非此即彼小说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少年维特的烦恼》:单就爱情而言,如何看待维特以悲剧收尾的爱情?

2.撕碎你脑海中的假明朝 | 被彻底翻转的皇帝、大臣和宦官们

3.蜜糖砒霜是怎样解释的?

4.边城的结尾赏析

5.世界上最长的情书《奥兰多》

非此即彼小说_非此即彼小说免费阅读

《少年维特的烦恼》:单就爱情而言,如何看待维特以悲剧收尾的爱情?

       歌德,德国的小说家、剧作家、思想家、诗人、画家、博物学家、自然科学家,其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于1774年秋天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采用书信体的方式讲述了维特在瓦尔海姆邂逅爱情,但“第三者”的身份迫使他离开此地,到另一个地方就职工作。可是,那里汲汲营营的风气和严苛的等级偏见,让维特尤其厌恶。

       辞职后的他本想去参军,侯爵的一番话打消了他参军的念头。在爱情的牵引下,维特重返瓦尔海姆,诸多改变迎面而来。不但绿蒂和阿尔贝特已经结婚,之前遇见的孩童汉斯已不在人世,那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青年农民也由于非礼的举动而遭到解雇。这些糟糕的变化预示着维特不欢而散的结局。

       果不其然,无望的生活和爱情使得自杀成为维特最后的希望和退路。于是在圣诞节前夜,维特饮弹自尽,他的爱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维特、绿蒂、阿尔贝特,明明是三个人的**,然而多数时候,只是维特一个人的独角戏,绿蒂和阿尔贝特仅是客串。故事的最后,维特却不配拥有姓名。

入戏太深

       维特心思细腻,多情善感,绚丽的自然风光令他心驰神往,各色的人情世事让他或喜或悲。

M伯爵离世,尽管相识不久,维特却为他流下了很多泪水。汉斯的母亲说,她的丈夫去瑞士取堂兄的遗产,一直没有消息,这让她不无担心。尽管只是初次谋面,维特听到她的话仍然很是伤感,于是告别时分别给了她的两个年龄较大的儿子一枚克罗采,并将小儿子汉斯的那枚送给了她。一个青年农民爱着一个寡妇,尽管她不再年轻,并且由于前夫对她不好而不愿再婚,但他仍被她所吸引,并希望自己能够消除她的前夫对她造成的伤害。虽然只是单方面的恋慕,维特仍因这名青年农民纯洁、热情、忠诚的爱而大为感动,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小说里的次要人物有其存在的道理,有时为的是凸显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水到渠成。维特在这些次要人物身上流露的多情善感,为他太过投入的爱情提供了有章可循的依据。

       在前往舞会的途中,维特看见绿蒂的第一眼,就被她秀丽的模样和灵动淳朴、坚毅善良的性格深深吸引,她俘获了他的整颗心,成为他的珍宝。自此,维特沉浸在内心的感情河流里,对绿蒂的爱一发不可收拾。

       舞会上,维特和绿蒂一起跳华尔兹,愉悦之感令他飘飘欲仙,忘乎所以,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他二人在欢快地翩翩起舞。维特暗自发誓,纵然让他毁灭,也绝不会让绿蒂和别人一起跳华尔兹。这种决绝,为维特最终因得不到梦寐以求的爱情而轻生埋下了伏笔。

       可见,维特的爱情里,一开始就决定了的事情,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

       休息时,维特给了绿蒂几个甜橙,当看见绿蒂把切好的橙子递给其他姑娘,他的心就像针扎一样难受。爱情是自私的,维特的心里只有绿蒂一人,那些特意为绿蒂准备的甜橙就是证明。

       舞会一别,从此日月星辰,昼夜更替,对维特而言,没有了任何概念。

       他为绿蒂疯狂,为她失去了理智,失去了控制,以致他把与绿蒂邂逅一事写给朋友威廉时,从动笔的那一刻起,已经有三次想骑马去看她。

       如果爱情是一种病,维特已经病入膏肓,而绿蒂于他就如良药一般重要,也如毒药一般折磨人心。

       那么,维特的病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了呢?

       每当维特和绿蒂的手指无缘由地碰到一起,或者二人的脚在桌下擦到,又或者为了方便谈话,她的手搭在他的手上,与此同时她的气息呼在他的唇上,这些她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亲昵举动让他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不知如何是好。

       又如,当维特必须去参加聚会而不能去看绿蒂,他就让仆人代他去绿蒂那里。在维特看来,绿蒂的目光曾停驻在仆人的身上,因而仆人便变得尤为珍贵,他甚至萌生了亲吻仆人的头的冲动,就算彼时有人出高价,他也不会把仆人卖给别人。

       爱情使人冲动,虽说冲动是魔鬼,但维特情愿被冲动所奴役。

       有好几次,维特决心不再时常去绿蒂那里,但他根本做不到,才刚说“明天就不要去了!”可不一会儿,他就又跑到了绿蒂的身边。自从维特沉沦在感情的漩涡里,“我要去看她”是他每天早晨醒来的期望,也是他一整天唯一想做的事情。

       在遇见绿蒂之前,维特的心里尚且有自然风光的一席之地,大自然治愈了他的孤单,使他内心安宁。然而绿蒂的出现,搅乱了维特平静的生活,她占据了他的整颗心,成为他的全部,他的脑海中无处不是她的身影,她的音容笑貌。

       爱情让维特着实病得不轻,他却不以为意,反倒认为,如果喜欢绿蒂但又不愿意付出全部的真心和感情,那这样的喜欢有什么意义,他为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绿蒂的喜欢中而感到幸福和前所未有的的快活。

       这些幸福和快活也只是短暂的一瞬。

       阿尔贝特从外地回来了,维特是时候离开了,那些快乐也随之消逝。往后的日子里,病人维特感受更多的是痛楚,快乐鲜见。

       其实,维特为了爱情并非不顾一切,一味地冲动。他明白,就算再怎么爱绿蒂,也不能有非分之想,衡量这一标准的,是阿尔贝特——绿蒂的未婚夫的存在。可以说,这是维特不能逾越的道德底线,他的爱情止步于此,但由爱情引起的激情却像熊熊烈火燃烧个没完没了。

       维特也曾尝试从“三角恋”中退出,摆脱让他痛苦的感情,可这种感情既消磨了他的精力,也摧毁了他了断的勇气。

       于是,他踟蹰,犹豫,不知何去何从。随后,他选择离开瓦尔海姆,去另一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但爱情那条隐形的红线最终又把他拉回绿蒂的身边,然而他又不得不接受绿蒂嫁作人妇的事实。

       维特只能在梦里拥抱绿蒂,也曾祈求上帝赐给自己一个福分——绿蒂的丈夫,更曾幻想如若阿尔贝特离开人世将是怎样的情景。这些异想天开,源于维特之于绿蒂缱绻万分、割舍不下的爱。

主观与片面

       维特使用第一人称、通过书信的方式将他的爱情渐次铺陈开来,这就不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臆断,因此维特的爱情不乏空想的意味。

       例如,在与姑娘们散步的时候,维特努力寻找绿蒂的眼睛,希望与她的目光相遇,希望她能看看他,但直到绿蒂坐着马车离开,也没有看他一眼。之后绿蒂扭头张望,维特便以为她是在看他,“天呐,是在找我吗?”但他不确定她是不是在回头看他。一厢情愿和自我安慰混杂其中。

       又如,维特从绿蒂的眼睛里,看到了她对他的关心,感到了她对他的爱。正因如此,维特觉得自己非常珍贵,也非常崇拜自己。事实却是,绿蒂对维特的感情,既包括真诚的友情,也包括二人意气相投,绿蒂因此觉得维特难能可贵而表现出的爱惜,而维特却将其看成了爱情。

       另外,维特感觉到绿蒂不想失去他,也并不是出于他所谓的爱情,而是在于,绿蒂已经习惯了和他分享她想到的或感受到的一切有意思的事情;维特的离去,势必让她失去这位意气相投的朋友,继而产生不习惯的失落感——是习惯,而不是爱情。

双向消耗

       许多时候,都是维特一人在独角戏里卖力表演,幸福和欢喜是自己,痛苦和煎熬也是自己。他坚守着自己的爱情,即便无望、无力改变,也绝不将它怠慢。

       维特的一切都被爱情吞噬掉了,而爱情就是他的一切。

       爱情消耗了他的精力,致使其精神状态大不如前。他将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内心惊恐不安,剩余的精神力量和灵敏天性在一点点地被消耗殆尽。他终日陷于悲哀里,越发不幸,寻求解脱的自杀在所难免。

       实际上,在这场爱情博弈里,维特很早就已经知道自己是失败的一方,可他没有及时收手,反倒抓住执念不放,依旧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踽踽独行,艰难跋涉。

       这种当断不断,不但对维特是一种消耗,也扰乱了绿蒂和阿尔贝特的平静生活,夫妻之间不免心生嫌隙。

       可见,在这场看不见曙光的爱情里,维特不仅消耗自己,也消耗着他所爱的绿蒂。

       维特以悲剧收尾的爱情,给我的启示是:对待爱情,有时为了避免消耗,不得不遵守“非此即彼”的原则。要么大胆去爱,即便最后遭拒也问心无愧,因为尽力了,爱过了;要么及时止损,各自安好,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要勉强对方,因为强扭的瓜不甜。

       消耗,不但徒劳无益,而且对彼此都是伤害。

       尽管维特的爱情忠诚高尚,但它所暴露的弊端——消耗,应当让作为读者的我们引以为戒。

撕碎你脑海中的假明朝 | 被彻底翻转的皇帝、大臣和宦官们

       --女性主义--

       从女权主义这一名词诞生的那天起,围绕“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各个流派众说纷纭,使之更加混淆和不确定。但是各个流派都承认的一点是:女性主义文学是肯定男性和女性本质上的平等,是述说女性个体经验、凸显女性意识、同时反叛传统的父权话语的文学。本文认为,“女性主义”中的“女性”并非指生理意义上的女性性别(sex),而是指具备女性气质和精神内核的作品(gender)。

       在中外女性主义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关于女性作家以及女性作家的作品,仿佛只有女性作家所进行的创作才能够进行女性主义解读。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迈克尔?坎宁安这位男性作家的作品《末世之家》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说明女性主义并不等于女性文学,一些男性作家的作品也同样有着非常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在国内又被译为麦可?康宁汗。美国著名当代作家,被认为是美国新一代作家最有希望者之一。迈克尔?坎宁安于1952年11月6日出生在俄亥俄州西南部的辛辛那提市,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莎迪纳市长大。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不久后他在爱荷华州大学学习,被授予美学硕士学位。在爱荷华州学习期间,他就有短篇小说在《亚特兰大月报》和《巴黎评论》上刊载。迈克尔?坎宁安曾执教于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镇的美学研究中心,以及纽约的布鲁克林学院。现居纽约。

       迈克尔?坎宁安本身是双性恋,并已经和他的同性伴侣一起生活了十八年,但是他非常讨厌被简单地看做只是一个男同性恋作者。他认为那样的观点大大影响他的创作,使他作品的个性变的偏激和狭隘。事实证明迈克尔?坎宁安的确不为这些作品以外的东西所囿,他的题材和视野都显得非常开阔和自然。

       他的创作不算太多,但都掷地有声。

       1984年迈克尔?坎宁安出版了《金州》,1990年他出版的小说《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World)便是他的成名作,该书出版之前坎宁安就曾把第二章抽出来取名为《白天使》(White Angel)在《纽约客》杂志上单独发表,并成为1989年全美最佳短篇小说。

       1995年他出版了第二个长篇《血与肉》(Flesh&Blood),接下来便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1998年出版的《时时刻刻》(The hours)。小说在2002年被拍成**,获得第六十届金球奖、第七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等七项提名。

       2002年他的《领土边境:普林斯顿小镇散步》(Land's End:A Walk through Provincetown )出版。2005年他出版了新的小说《标准的日子》(Specimen Days)。

       从他作品的出版时间上就可以看出,迈克尔?坎宁安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作家,他的作品少而精。也正因为此,迈克尔?坎宁安在写作上的取得了卓越成就,也获得了一系列文学领域的荣誉。

       1993年,迈克尔?坎宁安获得了古根汉艺术基金(Guggenheim Fellowship)。1995年他的小说《血与肉》获得了怀丁作家奖(Whiting Writer’s Award)。 1998年他又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奖助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1999年,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获得了1998年的笔会/福克纳(PEN/Faulkner Award for Fiction)奖,并于同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和石墙书奖(Stonewall Book Award)。

       --《末世之家》--

       长篇小说《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World)是迈克尔?坎宁安的成名作,于1990年出版。小说讲的是“对和平、对真正的家的寻求(在一个这两者都很匮乏的世界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人物都是难民,虽然他们谁也没离开过美国。”

       小说的情节不算复杂,可以概括为一个母亲(艾丽斯),两个少年和他们的情人的故事。乔纳森和博比个性迥然不同,但两人自小就以各自不同的姿态把自己与世俗隔绝开来,彼此反而亲密无间。乔纳森锐利而脆弱,是一个走不出母亲阴影而缺乏勇气的叛逆者;博比愚钝而淳厚,从他简单而清澈的心灵里流淌出的是自然的诗意。乔纳森和博比是精神上的情人,他们都渴望挣脱时代和社会的羁绊。只不过乔纳森因为聪明、求索的太辛苦,博比由于心灵的稚拙反而走的坦然。

       博比一家生活住在墓地旁边,生活清苦,他在哥哥的影响下追求叛逆的生活,但哥哥有一天不小心撞碎了横亘在他面前的玻璃门,被一片玻璃刺入脖子而送命,失去长子的父母伤心异常,不久后母亲自杀,父亲变得嗜酒如命;而乔纳森一家家境殷实,母亲艾丽斯对他的父亲很冷淡,对婚姻提不起精神。艾丽斯一心爱着她唯一的儿子乔纳森,为了和儿子成为朋友,甚至和儿子以及儿子的密友博比一起抽大麻,当她知道乔纳森和博比相爱,也以母亲的宽容劝慰乔纳森。

       后来乔纳森去纽约读了大学。并和比他大十岁的女继承人克莱尔成为精神恋人,当博比来到纽约后,比他们大十岁的克莱尔因为有着相似的志趣而和他们生活在了一起,于是有了一个奇怪的家庭组合——末世之家。在世人的目光中这肯定是一种病态的结合,但对他们而言,那是很自然很恰当的事情,正是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种表现:三个人两两相爱,克莱尔把爱情在精神和肉体两个层面上剥离开来,分别给了乔纳森和博比,乔纳森另外还有自己的同性恋伙伴。这也注定了这个末世之家的短命。

       后来乔纳森的父亲去世,艾丽斯有了情人,开了饭店,开始了新的生活。克莱尔和博比生了一个女儿。到故事的最后,克莱尔因为为女儿(丽贝卡)的生活环境着想,带着她和博比的孩子出走了。小说的最后一幕是博比、乔纳森和他即将死于爱滋病的男友埃里克赤裸着身子站在早春刺骨的湖水中。荒诞的场景隐喻着荒诞的世界。而乔纳森却更情形地认识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而且决心更坚决地走下去,即使他有可能因为受到爱滋病的诅咒而不能走的太远。

       《末世之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不断挣扎,想要摆脱那些阻隔和禁锢他们的东西,他们想要追寻一块即使文明灭亡也依然可以存在并容纳他们的栖息地,但是直到故事的结尾,作者也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能否寻找的到,这也吸引了读者置身其中,进行思考和探索。

       小说中有大量的关于音乐的描写,“在美国,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流行音乐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集体革命意识的一面旗帜。那时美利坚是个广阔而绝望的国家,所有的叛逆者似乎一夜之间熟悉了相同的歌曲。所以像鲍勃?迪伦、范?莫里森之类的歌手已超越了艺术家的身份,成为文化革命的英雄。”这些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有着他们的代表意义。

       本书原英文名为“A Hom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既可指空间上的“天涯之家”,意即地处偏僻遥远的家,和乔纳森、博比和克莱尔最后找到的家园在偏远的山村这一情节像吻合。又可指时间上的“世界完结时的家”,和基督教文化背景相吻合,是文明世界崩溃时仍然生存着的最后一块庇护地。小说的中译名“末世之家”即取了时间上“The End Of The World”的意思。而小说创作于九十年代,那正是西方人的末世情节愈演愈烈的时代。作者迈克尔?坎宁安本人也认同空间上的含义。

       《末世之家》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它真切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家庭婚恋观。许多读者在因特网上留言时都谈到自己在乔纳森和博比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洛杉矶时报》的评论员文章说:“我们感到我们是认识乔纳森、博比和克莱尔的,就好像我们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它的确激起了人们美好的感受和严肃的思考。

       --酷儿--

        在《性史》一书的前言中,福柯宣称作为人类的性,它不是一种个人品质,而是一个文化范畴。因此,人类的性认同是这一文化范畴所产生的“话语效应”。这便促使人们对同性恋——男、女同性恋等传统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在传统话语体系中,“异性恋”是作为“同性恋”的对立而存在的。它的实质是宣扬男人在婚姻和拥有一种不可置疑的,占主导、支配的地位,是性爱的施与者;而女人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是性爱的接受者。因此,依照酷儿(queer)理论家的观点,异性恋文化实际上所维护的是传统的男权社会体制,它必须加以颠覆和瓦解。

       同性恋文学不仅仅表达了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和追求平等的愿望,而且在挑战异性恋霸权的同时也在挑战着传统的男性霸权。男性在婚姻和爱情中的支配和占有地位被要求打破,从生理的性别平等开始的平等——这种新的婚姻和家庭结构体系被要求建立。

       酷儿理论也认为,一个人的性别不仅由它的生理特征所决定,心理性别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gender和sex哪个更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某个人的性别,酷儿理论者认为是前者。同时,酷儿理论反对以男性和女性完全对立的平等,而追求性别超越。

       女性主义和同性恋文学最主要的共同目标即是反对男性霸权,男性霸权下的男性和女性的对立,最明显的表现即是具体的男女两性关系。男性和女性是进攻与承受、主动与被动、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女性力量的崛起也意味着女性要求占有与被占有的双项满足,在男权社会下、传统的两性关系中,这一要求是得不到满足的。女性主义力求反对并扭转这一局面。而相当大的一部分同性恋女性主义者之所以在女性主义者的同时也身为同性恋者,即是为反对两性关系中男性霸权局面的身体力行。

       因此,在不少女性主义著作中有不少同性恋的描写,如中国当代作家林白的短篇小说《瓶中之水》;但并非同性恋文学就可以被称为女性主义文学,如白先勇的《蘖子》;只有那些超越传统男性霸权的同时又超越了狭窄的同性之间的描写、在一个新的高度关注男女两性关系、表达男性内心世界——当然是不同于以往表达男性权利意志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表达女性意识的作品才可被称为女性主义文学,如迈克尔?坎宁安的《末世之家》。

       --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呈现出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冲突的复杂的关系。二者的相似性显而易见:它们都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激进的社会运动产生;共同的对立面是西方传统的社会、文化等级制度,前者致力于颠覆二元对立的逻各斯传统,后者对抗菲勒斯中心主义。

       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前提就已经开始质疑主体是否可能存在,在消解主体的同时,后现代主义也致力于消解性别、种族、阶级之间的界限,而女性主义理论正是建立在性别对立的基础之上,故而“主体之争”成为近年来一直制约女性主义发展的一个中心议题。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界定女性主体(Woman Subject)这一概念。

       从第一部女权主义专著《女权辩护》到《一间自己的屋子》,所讨论的是被传统忽略和压制的没有主体资格的妇女。伍尔芙的“双性同体”观是女性作家第一次突破传统性别对峙的局面,试图在历史的缝隙中为女性确立一个主体的位置,但不幸被后继者理解为“中性”的立场,一度成为这位女性文学先驱者的诟病。

       80年代,女性主义思潮与后现代思潮在平行发展了20年之后,开始有了更频繁的交流。其背景是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等批评话语众声喧哗,黑人文学、同性恋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深受后现代思想浸染的法国女性主义理论被介绍到美国并广为流行。更多的女性主义者研究并接受了解构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流派”。她们同法国女性主义提出的女性书写理论相应和,试图超越男女性别的二元对立。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冲破了原有的女性概念,“拒绝混淆生物学与文化的界限”,主张“女性本质冲破过去的故事”。露丝?依利格瑞认为女人“多数”、“多元”、“以触觉为有限”的“力比多”使“女性”不能被包覆在菲勒斯中心“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内,它是流动的、不可确定的、包容的。她尝试将语言与女性生理结构联系,建构一种可以外在于父权象征/语言秩序的语法与文法,提出多元性“女人话”。以“女性力比多——多样性欢愉——打破二元对立思维”,对抗“阳具——单一式欢愉——同一性逻辑”。

       从西苏和依利格瑞的思想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印迹,在她们看来,“女性”的定义是流动的、不可把握的。也许佳?查?斯皮瓦克对女人的定义能够最好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威力,她认为“女人”的定义取决于在各种文本中所使用的“男人”这个词,并拒绝给作为女人的自己勾勒一个独立的定义。她毫不讳言自己受到的解构主义训练,认为能够确立的最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出于争论需要的定义。这是完全的后现代主义立场,普遍性,任何包含本质意义的概念都毫无例外地被贴上了怀疑的标签。

       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分析学告诉我们:从深层意义上说,不是我们操纵语言,而是语言操纵我们;女人是写作的结果,而不是写作的源泉。面对带有性别的语言,女性主义者只有两个选择:1、拒绝规范用语,坚持一种无语言的女性本质;2、接受有缺陷的语言,同时对语言进行改造。显而易见,所有的女性主义批评者都采用了第二种选择。

       在语言工具上,伍尔夫发现,女性没有一句现在的普通句子可以用,大小说家的文章全基于当时通行的语法,是男人的句子,“它们太松散,太沉重,太庄重其事,不合女性使用。”

       在《他者女人的反射镜》一书中,依利格瑞同意雅克?德里达的观点,即没有能够摆脱父权象征系统的捷径。但在有意识地重读和复述父权制的核心本文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游戏本文,在这种游戏式的模仿中,可以保持区别于男性范畴的某种独立性。

       对女性主义者来说,在文学创作中,既要抗拒男权话语下传统的表达方式,又要利用男权话语创立有独特女性气质的表达方式,这样的两难状态使女性主义表达陷入尴尬的境地,唯一的选择,正如上文所说,只能接受有缺陷的语言,同时对语言进行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有独特女性气质的表达方式。在相似的问题产生结果之下,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表达方式和女性主义表达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反叛式的、全新的表达方式。

       --《末世之家》中的女性主义--

       为了节约空间起见,简单地说:)

       《末世之家》中,最显著的女性主义特征之一,是对性别结构的重建.它背弃了传统婚姻关系,对同性温情进行渲染和自然而然的强调,以及凸显对双性同体的追求.

       二则,是它强调个体关怀.后现代化中的脆弱与惘然,边缘化中的希望与绝望,后工业化时代之下的寻求与挣扎,都在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之三,是它对传统话语的反叛.

       --最后--

       勿庸置疑,女性主义文学并不等同于女性文学,更不等同于妇女文学。女性主义文学追求两性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展现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成长历程。在追求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超越性别概念,是一种伟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也只会发生在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解放、文化修养得到提到、社会变革运动里有女性身影的情况之下,这一进步也是由女权主义过度到女性主义的重要特征、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其重要目的。

       后工业和后现代环境之下,对异性的追逐已经不再重要,仅仅因为性别差异所引起的性吸引力已经成为缺乏精神追求和缺乏自我认知的标志之一,谁是那个在冷漠和疏离的环境中可以让自己有归属感的人——而非性别,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人们所习惯于理解的身份、社群以及政治的也陷入了混乱的曲折变异,性、性别和性欲这三者的正常的统一变得具有或然性了,因此,造成的后果便是,对所有那些不同版本的身份、社群和政治都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尽管这些不同的版本被认为是从各自的统一体那里演变而来的。”西方后现代社会的现象所具有的各种后现代和解构特征之一即是:一切“整一的”、“确定的”、“本真的”东西都变得模棱两可甚至支离破碎了,后现代的解构力量十分明显。从女性主义研究者的思想倾向来看,从两性关系来说,她们大都受到拉康和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前者赋予她们对弗洛伊德的“利比多”机制的解构,而后者则赋予她们以消解所谓“本真性”(authenticity)和“身份认同”(identity)的力量。反身份的本真性恰恰是女性主义所具有的潜在的民主化的力量。身份认同问题是近十多年来文化研究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在传统的女权主义者那里,女性与男性天生就有着某种区别,因而要通过争得男人所拥有的权利来抹平这种差别。但女性主义者在承认男女性别差异的同时试图发现一个介于这二者的“中间地带”。比如说,传统的女权主义者仍相信异性恋,并不抛弃生儿育女的“女性的责任”,而女性主义者则试图用“性别”(genger)这一更多地带有生物色彩的术语来取代“性”(sex)这一更带有对异性的欲望色彩的术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人们的身份也发生了裂变,也即身份认同问题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和具有可讨论性:从某种单一的身份逐步发展为多重身份。这对女性主义理论也有着影响,因此女性主义理论也试图对身份认同这个被认为是确定的概念进行解构,也即对身份的本真性这一人为的观念进行解构。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人的身份是天生固定的,而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身份虽天生形成,但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建构的范畴。

       和国内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小说相比较,林白、陈染等女性主义作家在描述对男性的疏离、对女性的怜爱、女性的生命体验、两性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同性之间的默契和沟通等方面远比迈克尔?坎宁安下的笔墨要重,然而从这一点上来看,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看,迈克尔?坎宁安比起林白、陈染等国内女性主义作家更有其进步意义。正如从“女权主义”到“女性主义”这一称谓里暗含着的进步一样,从以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作家到迈克尔?坎宁安也是女性主义的进步。换句话说,女性在解除了政治和经济地位(女权主义阶段),又争取到了代表女性立场、宣扬女性心灵体验和身体体验的话语权(以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作家及其作品)之后,面临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和千百年来人类在人性、时间、生命、进化、等诸多问题里的挣扎。为了倡导两性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以及精神层次上的平等而进行的女性主义呐喊只是女性主义的必经阶段而非最终目的,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才是女性主义更为成熟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点上来看,《末世之家》是女性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代表作品。尤其它的作者本身是男性,这就显得尤为不易。

蜜糖砒霜是怎样解释的?

       距离倒霉的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已经过去374年了。明朝的那些事儿,依然在沸沸扬扬地传说着,解读明史也依然是大热门。不过这明朝啊,也真值得中国人格外关注。汉、唐、宋毕竟隔我们太过遥远,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终究让很多人不爽。而明朝对中国人的影响的确十分深刻:中国各地戏剧的服装我看似以明朝式样为主,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大抵诞生在明朝,最显赫最具开放象征的航海活动也发生在明朝,至于政治和宫廷剧的波谲云诡、跌宕起伏乃至匪夷所思,也当首推明朝。

        李晓鹏的这本书名为《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2》,却并未从三皇五帝说到改革开放,几乎全部着墨在明朝。而且摆明了和官修《明史》以及大众化明史解读对着干,把翻案文章写了个酣畅淋漓。当你看完,也许内心是彻底崩溃的:过去脑海中的,难道是一个假的明朝?

        对于明朝的皇帝,我们是有些刻板印象的。阴刻残暴的朱元璋、居心叵测的朱棣、没脑子亲征被俘的英宗、行事乖张、荒*无度的代表人物正德帝、因为大礼仪和大臣缠斗不休的嘉靖帝、幽居深宫不上朝的万历帝、痴迷木工活的天启帝、刚愎自用终至国破家亡的崇祯帝。

        这些印象,当然是历史课本、《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等等刻录到我们脑海中的。而本书彻彻底底来了个系统变脸:

        “朱元璋、朱棣是毫无疑问的一代雄主,奠定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国力最盛最辉煌的时代;史称政治清明、君臣融洽的仁宣之治,其实碌碌无为”;

        行为狂放到处溜达的正德帝其实在武功上颇有见地与作为;

        史称沉湎女色的成化帝其实政治能力突出,堪称中兴之主;

        万历帝看透了大臣的虚伪与不可倚仗,厌倦朝政的繁文缛节,以及确实“寡人有疾”才选择不上朝听政,其实一直牢牢把控朝政且颇有建树;

        至于崇祯帝,则扎扎实实被袁崇焕所误。

        大臣,或者说儒家(理教)文官,特别是东林党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其中颇有一些信奉儒家理想,有气节有操守,忠君爱民的知识分子精英,为国为民也做了不少好事。东林党人在中学课本中是正面形象的代表,“风声雨声,家事国事”的千古名联更是把他们烘托成明朝后期黑暗政治中的“清流”。

        然而在作者笔下,绝大部分儒家文官都是理教狂徒,启图用僵化的理教教条要求和控制皇帝,但其个人在本质上却只服从文官集团的自身利益。口头忠君爱民,实则贪腐蛮横,只热衷于党争,却办不好实事,是彻头彻尾的典型两面派。

        对于东林党人,作者下了极大力气去揭开他们的“清流”面纱,将其定位为大官商大地主的代言人。降清后的东林党人更是成为刻意抹黑明朝的操盘手和主力军。

        作者还着重重新塑造了海瑞与袁崇焕的形象。

        海瑞无可置疑属于清官典范,但他一点也不迂阔,非常实干,懂得政治策略与斗争分寸。至于妻子自杀,因礼教逼死女儿要么是查无实据,要么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袁崇焕目前的主流评价是被误解的好官与国之栋梁。而在作者看来,他从不以爱国卫国为第一原则,为了文官集团的利益私斩武将属严重违法,他不懂军事又无武功只知当守城舵鸟,几可算败国首恶。

        除了郑和以外,宦官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好名声。历代文人直到现在都极少有人为宦官作翻案文章。然而作者却将案翻得让人惊心动魄又瞠木结舌:

        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颇有效率的监察机构,

        王振、汪直都是正面形象,

        刘谨的变法颇有力度和成效,

        至于几乎人人痛恶的魏忠贤,其实比较正直、理政办事很有一套,而且并不曾肆意贪污受贿。那些滔天罪状,不过是东林党人泼给他的脏水而已。崇祯杀了他之后几乎导致无人可用。

        作者认为,明朝承接汉唐余绪,经济发展,工商业繁荣,前中期武功上也颇有建树,且底层群众的权益得到相对较好的保护。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更是让其时的中国成为海权与陆权并霸的国家,从秦到清,并非历史书上所说的封建社会,而是极具中华特色的郡县制帝国时代。就生产力水平和疆域辽阔的地理特征而言,帝国治理体系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确保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代有盛世。相比仅有250多年的西方文明优势,中国完全不必妄自菲薄。当前中国依然要发挥好帝制时代遗留下来的某些优势。

        作者从整体上肯定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试图据此分析中华帝制在历史阶段上的优越性,从而让中国人重建对中华历史、中华文明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者尖锐地揭露文官集团的无聊、无能、无用、无耻,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儒家变种——理教在中国历史上对人、对社会发展的禁锢与残害。作者指出官僚集团的腐败和土地的兼并是历朝历代覆灭的主因。当前的中国,如果不大力反腐败整顿吏治,如果任由经济利益集团向政治利益集团转化,将是极其危险的。这应该是作者对明朝文官集团抽丝拔茧的分析之后必然得出的教训吧?

        作者从整体上否定文官集团与理教的禁锢性、虚伪性,试图找准朝代败亡的内因,从而提醒当政者小心被利益集团绑架。

       作者之所以作这么多翻案文章,无非是想为明史拔乱反正,高扬自身的历史观,为中华历史重建自信,为现实提供镜鉴。但是,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提法、评价、结论我未必完全赞同。而且作者过于主题先行的确带来一些硬伤,非此即彼的评判也让人感觉客观性不够,似有热情多于理性之嫌。不过强调政治性,淡化学究气可能也算作者的追求吧。

        除去主流内容之外,还有两个方面对我颇有触动:

        一是突出朱家天子的底层贫民出身,强调领导者的阶级出身和阶级属性。虽不尽然,但也有一定道理。我无法想象完全不知民间疾苦的精英二代能够深切地体恤民情。不过按当前阶层固化的趋势,布衣而至“天子”应该不太可能了。

        二是明朝皇帝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的确是因为文官集团整体腐化难以信任,只得依靠家奴另立监察系统以便直接控制。虽有点颠覆认知,但经此一分析,对历史书中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们,似乎颇能让人理解其存在的必然性了。

边城的结尾赏析

       很简单,就是对你来说很美好、适宜的事物,对别人也许就是致命的伤害了。

       比如说,同是爱情小说,有的喜读琼瑶有的喜读席娟有的推崇亦舒有的迷恋张晓娴。以此四位爱情作家便可将读者简单分类。

       当然并不都是非此即彼的,比如说我自己,以上四位都过得去。

       好比恋爱,似乎内心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标准。

       所以说双子顶混乱的。叹!

       但是虽说人分类,但妙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眼里却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

       好比有些事情,对A来说是天降喜事对B来说却是晴天霹雳。比如蜜糖对于甲来说,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对于糖尿病的人来说那就是毒药。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幸好人的认知有这种差异性。就恋爱来说,如果这种差异性不存在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将十分荒芜,要不都是蜜糖,要不都是砒霜,大家齐来抢或大家齐躲藏,都是不妥的。差异性决定了这个世界百花齐放,千万条不同的裙子被千万个不同的人穿去,千万个男女被千万个不同的男女牵去,不至于打破了头争抢那唯一的一个可人儿,也不至于有众多人嗷嗷待嫁/娶,踏地换天。

       所以即便你貌若天仙也有人视你为砒霜。换言之,即便你天生无颜也有人捧你如蜜糖。

       有生之年,谁是你的砒霜,谁又是你的蜜糖?

       你是谁的蜜糖,又是谁的砒霜?

       但据说,砒霜也是甜的,甜蜜的毒药,是不是比蜜糖更铭心刻骨?

       谁知道呢。

       典故出自于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称誉。

       唐开元年间的一年秋天,御园太液池中千朵白莲竟相开放,唐玄宗邀请嫔妃贵戚设宴赏花,观池中白莲一身缟素,不娇不夭,素洁清香,如一个纤尘不染的凌波仙子,嫔妃贵戚神清气爽,赞叹不已。而玄宗却指着身边的贵妃杨玉环说:“你们都夸池中花之清丽,可谁又能知朕身边的这朵解语花的奇妙呢?”

       杨玉环位列四大美女,先为寿王妃,后为玄宗宠,必定是堪比名花的美艳。另外,她还精通诗文,她曾经作过《凉州》,达到轰动一时的程度。《全唐诗》里还收录了一篇她为身边的宫女云容所做的诗作:“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另外,她还能歌善舞,除广为人知的《霓裳羽衣曲》和“胡旋”舞,她还精通音律,擅长琵琶、磬等乐器。

       而一代唐王玄宗帝,本身就是“梨园祖师”,而且在这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其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阵容庞大,乐师众多,仅配曲而歌的宫女就同时需要十人,共十八章,分三大部、每部六曲。称为“散序六曲”、“中序六曲”、“终序六曲”。《霓裳羽衣曲》不仅乐器种类多,而且节拍先散后慢再快,对舞者的要求极高。然而杨玉环一听就能领会曲中的意境,随兴便能为这部恢宏大曲配出完美的舞蹈来。这不仅使她自己引以为傲,更使得玄宗如醉如痴,亲自为她伴奏,将她引为人生第一知己。

       杨贵妃天真而放纵,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她年轻绝美,并有一定的才华,与唐玄宗一乐一舞,志同道合,善解人意。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她能解玄宗语,不能解天下民生语。她的贵戚攀龙附凤、胡作非为,她的“义子”欺上瞒下、发动政变,她的爱人耽迷声色、不理朝政。终于天下大乱,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百姓唾骂,臣子叛乱,御林军发难。

       于是这朵解语花最终命断马嵬坡,留下孤苦伶仃的“太上皇”和“七月七日长生殿”的绝世传说。

       从此,大唐帝国由盛走向衰,中国一千多年的整个封建文明亦开始衰落。

世界上最长的情书《奥兰多》

       结尾是无奈的,是沈从文为人性写的最后一首抒

       情诗,但就是最后一笔竟也不是坚定有力、充满希望

       的。人们也许不禁对于人类神性层面、对美好事物的

       向往产生了疑惑。现实还是现实,我们是否终究要屈

       从于现实?当初若翠翠选择了大老,或二老按照常人

       的说法,“渡船是活的,不如碾房固定”,而选择了碾

       房,就不会“节外生枝”(大老的死,二老的离去)了呢?

       生命具神性,然而生活在人间是否顺应现实?现代人

       正是处于窘困的境地。沈从文是要写首抒情诗,却展

       示给了我们现代的困境。

       这个人是否回来,将是人类神性一面与非神性一

       面(或现实)对峙的结果。而结果将怎样,留给读者〔,

       我想这似乎“不完美”的结尾却也恰恰是小说的智慧

       之所在‘,它展示了一种“不确定的智慧”,“小说的精

       神是复杂的精神,每一部小说都对它的读者说:‘事情

       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这是小说的永恒真谛。”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那种“非此即彼”的公式一也许

       在辩证法中散发着无穷魅力,然而在小说中却显得愚

       蠢。命运是无常的,生活是复杂的。作家并未告诉我

       们选择渡船(渡船代表了浪漫却困窘的生活)是对的口

       从此将会有“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样童话

       般的结局。而选择碾房(碾房代表了富足却庸俗的生

       活)就是不对的。生活在人间,由不得我们离天更近

       些,还是离地更近些这种有选择权,有时却会身不由

       己的无奈似乎才是生活中真正的酸苦。

       那么,怎样才能轻轻落落地坚持住我们本性中的

       神性的一面呢?若首先考虑到“人类的感情是否与生

       俱来”这个问题,若人类的感情是与环境有关的,现实

       社会中,在被沈从文称之为“神性瓦解的时代”的社会

       中,人们更多的是冷酷、自私、贪婪等非神性的一面。

       而与“触目青山绿水”的茶桐人民的淳朴、善良两相比

       较,作家给我们的答案是贴近自然,人们多饱含人类

       纯粹的感情。既然现代人处于两难困境,那么返朴归

       真、回归自然是否是作家给我们的暗示呢?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也不过是有那么一个人以你为原型,写下一本小说,里面全都是对你的爱意,一本书就是一封情书。

        最长情书的外国文学

        《奥兰多》世上最动人的情书 弗吉尼亚?伍尔芙,因为亲密的女朋友离家出走而备感思念,为了表达思念之情,伍尔芙便以她为原型,创作了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的传奇小说《奥兰多》。

        内容梗概

        奥兰多原是一位贵族英俊少年,受伊丽莎白女王宠信进宫,在詹姆斯王统治期间失宠,隐居乡间大宅,醉心文学。后成为政绩卓著的土耳其特使,在君士坦丁堡发生叛乱当晚,与一舞女共度一夜,沉睡数日,醒来后竟变成女性之身?尽管容貌没有丝毫改变。她遂脱离官职,混迹于吉普赛人之中,返回英国后跻身上流社会,与蒲伯、艾迪生等文豪结识,随后嫁给一位船长,怀孕生子。人到中年,她的诗作获奖,文学理念与写作技巧日臻成熟,精神也趋向完满。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到一九二八年,奥兰多的人生历时了四百年。

        作品赏析

        主题

        法国女性主义评论盛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注重语言哲学的研究,认为无穷的可能性藏匿在?虚无?缺席?边缘?外围?与?被压抑?中。在菲勒斯中心社会中,男与女是二元对立的,男性代表正面价值,女性则被排除于中心之外,是用于证明男性价值的他者。男性为了保持父权制的统治体系,竭力维护二元对立,强调其中一方优于另一方。解构主义女性主义者们彻底批判了父权制二元对立思维、菲勒斯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试图粉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

        奥兰多奇异的人生轨迹凸显了性别二元对立的局限性。小说的第一句话已经体现了解构主义女性主义者的文风。叙述者用含糊、戏谑的口吻写道:?他,这自然就表明了他的性别,虽说,其时的风气对此有所掩饰,正朝梁上悬下的一颗摩尔人的头颅劈刺过去。?少年奥兰多正在进行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男性年轻贵族的典型进攻行为,然而,?虽说?引出的下一句话又似乎给他的男性气质投下几分质疑,预示了整篇小说的模糊特质。小说在许多性别身份问题上采取了解构的策略,对传统的性别归类法进行了嘲弄。同一个人身上往往存在着男女两种特点,性别差异不再明显,甚至变得可疑。男性奥兰多是一个多愁善感、富于幻想、热衷文学,带有诗人气质的人,成为女性后,男女两性特点的混合更为明显,她坦率大度,喜欢冒险,厌恶家务,勇敢活跃,然而又没有男性的权力欲,善解人意,富于怜悯,容易落泪。

        首先,从文化角度来说,性别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塑造。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把自己固定在二元性别中的一方面,按照成规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克里斯蒂娃认为,文本作为一种意旨实践,并不是要主体控制语言,而是使主体处于其权力网络之中。主体无法固定化,不单是分裂的,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既指过程,发展,又指试验。主体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且总是在其存在的语境中经受检验。流动的主体拒绝任何固定性别模式和身份。奥兰多正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主体,其社会性别随着语境的交替而变化。与爱人谢尔相遇后,她庆幸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而流泪,还怀孕生子;但着男装时,她便成为?某爵士?,与人决斗,当船长,甚至被传闻与某女士私奔。在回英国的船上,她发现两性都有着域外视野缺陷,头脑中的两性特质轮番交锋,最后,在特定的语境下?极具男子气概的船长的殷勤陪伴,返乡的心潮澎湃,她女性的一面暂时占了上风。奥兰多的女性身份,在随后的社交活动如贵族聚会、晚餐及听取男性的求婚这一系列行为中逐步确立。主体在适应环境,同时也在接受环境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适宜当下环境的因素被压抑和覆盖了。这一切充分体现了语境对主体的塑造作用。

        强调文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抹煞自然的因素。女性主义者一直争论身体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试图得到一个二选一式的答案。尽管她们的出发点是积极的,但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只能重新陷入陈旧的父权制社会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而事实上世界不可能如此理想化地分为相反的两极。说话的主体游离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动机之间,既有自然特性,又有文化烙印,因此,对于意义的构建,意识与无意识,头脑与身体,文化与自然,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

        伍尔芙认为,双性同体是女性艺术创作的最佳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受两种力量制约,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性的,男性头脑中女性的一面应该发挥作用,女性也应该与头脑中男性的一面交流,两种力量和谐共处才是正常和理想的状态。?任何写作者,念念不忘自己的性别都是致命的..必须成为男性化的女人或女性化的男人?。伍尔芙意识到了性别本质论的局限性,挑战了以男性价值为中心的单一价值标准,但她对女性的理解依旧是传统二元分类中男性的对立面,而解构主义女性主义者则进一步将?女性?看成了虚构的范畴。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创作《奥兰多》时在日记中写下:?我差不多正用一种嘲讽的风格清晰明了地写作《奥兰多》,?但是必须小心地处理真实与异想的平衡。?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奥兰多慢慢找到生活的节拍, 走向双性同体的最好的状态。我们无从猜度,弗吉尼亚设定奥兰多的女性意识是从后天加以完善还是来自于天性。但是他身上的这种性别同合,男人的意识和女人的意识一定是在奥兰多的大脑中挣扎地融合和斗争过,时而此弱彼强,时而此强彼弱。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收获的过程,按照神话传说,不管是男女是被一剑劈开,还是男性腹腔中的一块肋骨,他们终于在奥兰多身上找到了彼此,合二为一。也只有如此,男性与女性终于可以停止了压迫、误解、偏见和斗争。

        小说中奥兰多的成功,是弗吉尼亚推崇的?双性同体?理论的体现。《奥兰多》的特殊性在于通过人物性别变换中的体验来体现着这样的思想。主人公作为同一主体而经历性别变化,从而体验了男女两种不同的性别意识,也可以这么说,主人公先从男性意识出发体验女性意识, 后来又从女性意识出发体验男性意识。除此之外,《奥兰多》中相当多的情节和性别融合思想还与她的文学以及美学认识紧密联系着。弗吉尼亚数次强调单一的性别意识是阻碍艺术升华的大敌, 正是因为男性或者女性都分别由过多的男性意识或女性意识占据着,没有办法完整地全面地揭示心灵感知,所以才阻碍了艺术进入更高的一种境界。

        手法

        标题

        《奥兰多》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之一就是文类的模糊性。它究竟属于传记还是小说?这个问题自作品出版之后,就一直是评论家争论的话题。就伍尔夫本人来说,她曾提到自己?只是因为好玩才称之为传记?。因此当书商将 《奥兰多》作为传记销售时,伍尔夫曾担心这会影响该书的销量,而觉得?为一时的好玩付出的代价太大?。尽管如此,伍尔夫也没有把《奥兰多》看作是一部小说。她在1928年的日记中谈到 《奥兰多》时这样写道:?不管怎样,这次总算摆脱了写?小说?的嫌疑,希望以后不会再受到此类指责。?看来在《奥兰多》的文类归属问题上,如果伍尔夫不是在故意混淆视听,那么,就连她自己也很难、或者不愿意对这部作品的文类进行明确的界定。

        伍尔夫在日记中曾经提到,她构思 《奥兰多》时打算 ?在这部作品中有机地融入虚构成分?,言下之意就是她最初的打算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她在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史实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作为素材,并在作品的标题、体例和叙事角度等方面给读者一种?纪实?的假象。伍尔夫用 《一部传记》作为副标题,在作品中让叙述者从传记作家的视角讲述奥兰多的生平。这种特殊的视角使叙述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即作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伍尔夫一本正经地在作品前面加上?序言?部分,乍看之下颇像是学术研究论文前的致谢词,感谢家人和朋友对她的帮助,并说明笛福、斯特恩、艾米莉?勃朗特等前辈作家对她的影响。书中还有脚注、附有八幅插图,书后还附上了只有学术著述中才有的索引,像模像样地编纂了近百条条目。这些手法都使《奥兰多》看起来像一部真正的传记,给读者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这是一部以纪实和严谨的研究为依据的作品,似乎拥有了 ?真实性中最坚硬、最结实的一种,是只有在大英博物馆才能找到的真实性,是经过研究的战车重重碾过、使所有谬误的烟尘销声匿迹之后的真实性?。

        叙述

        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还一再强调?事实?的重要性,比如 ?我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叙述已知的事实?,?我们只须陈述简单的事实?等等。传统的传记写作和那些?书写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家,如笛福、斯威夫特、特罗普等人一样,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比例适中的世界?,作者在写作时都小心翼翼,一环套一环,惟恐读者起疑心。可是伍尔夫却借着传记的名义在 《奥兰多》中蓄意歪曲、并玩笑般地打破了这个比例,随心所欲地创造出一个跨越性别、跨越时空的人物。作为传主的奥兰多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这一点就足以推翻伍尔夫用种种手段建构起来的?真实?幻象,体例、格式上的相似仅仅是一种形似和戏仿而已。通过这种模糊文类属性、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和并置的手法,伍尔夫对传统的传记创作手法进行反思,并对传记所崇尚的真实进行了解构。通过写实性叙事和自我反思性叙事这两重声音的交叉和并置,伍尔夫揭示了传记叙事的内在矛盾,使读者既认识到作品中的很多材料基于史实,又同时意识到作品的虚构性和叙事性质,既对传统的传记创作有所了解,又对其局限性进行思考。这种手法给读者带来了富有张力的阅读体验,而这种自我反思性以及对写作活动本身的关注也使 《奥兰多》带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特点。

        写实

        作品也一反伍尔夫以往钟情的意识流手法,而对外部细节的写实非常注意,并且在对奥兰多这个人物的刻画上十分注重可信性。如果撇开性别和时间因素,奥兰多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小说人物,在生活中遭遇种种挫折,但最终克服这些挫折,实现自我。这种典型的现实主义人物刻画手段也给读者制造了一种?真实?的幻象,而这种幻象是传统的传记写作和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手法之间的一个共同点。

        影响

        《奥兰多》以诙谐讽刺的笔调,贯彻了伍尔芙的女性主义观点,备受后世女性主义评论家的关注。 通过《奥兰多》的创作,伍尔芙得以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自我蔑视中解放出来,并在男性话语霸权的压制下确立了女性作家的信心。她同时还认识到了单一性别牢笼的局限,这也促使她寻求男女两性的共同解放。

        可以说,《奥兰多》体现了伍尔夫在小说创作上的超前意识,其创作理念在几十年后蓬勃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奥兰多》在文类上模糊了小说和传记之间的界限,在传记写作中融入伍尔夫一贯的实验手法,为传记写作带来了变革。这种将传记和小说创作融为一体的手法在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1981年出版的 《开普勒》(Kepler)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奥兰多》中那个诙谐、超脱、带有偏见、又不断自我反思的叙述声音则是对19 世纪小说中那些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的戏仿,这一手法数十年后在约翰?福尔斯(John Fowls,1926-2005)的 《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1969)中得到了叙述者的呼应。

       好了,今天关于“非此即彼小说”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非此即彼小说”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